公示公告Public announcement
Public announcement
公示公告
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示公告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网上公开信息表
发布者: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5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项目

行业

类别

C3240有色金属合金制造、C3392有色金属铸造

项目业主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项目

性质

改扩建

项目地址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山产业园平山大道5号

被评价企业联系人

党博

被评价企业联系人电话

13708374132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36亩,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13894.38m2,建筑物面积16578.08m2,主要在现有厂区(一期工程及技改项目)的南侧、西侧的新建三座车间(D、E、F车间)及倒班楼、综合库房,同时调整现有厂区各车间(A车间、B车间、C车间)的设备布局,原D车间退租,在厂区新建2条镁合金锭生产线、2条镁合金粒子生产线、13条镁合金压铸生产线、2套铝合金集中熔炼炉、4条铝合金压铸生产线及配套机加、表面处理、热处理设施;淘汰厂区现有14条老旧镁合金压铸生产线以及原D车间的镁合金无溶剂重熔再生系统、补漆、移印设施;与此同时,对厂区现有熔炼炉、保温炉加热方式进行技改(电加热改成天然气加热)。

评价机构及评价项目组

评价机构

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机构负责人

潘祖高

技术服务项目组人员名单

孙运侣、宋焕成

 

 

 

评价活动主要信息

签订合同时间

2023.12

报告提交时间

2025.9

职业评价类型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到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孙运侣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党博

到现场开展检测活动时间

2024年8月29日~31日对其生产现场(不含F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第一次现场检测;2025年7月31日~8月2日对F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第二次现场检测。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毒物:氧化镁烟、氧化锌、氟及其化合物、氟化氢、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草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丙酮、氢氧化钾、乙酸、硅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氮气、氩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甲烷、柴油、二氧化硫、2-丁酮;

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氧化铝粉尘、铝合金粉尘、萤石粉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手传振动、电焊弧光、低温;

(2)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项目生产及辅助生产人员为两班两倒制或单班制、每班8h/12h,现场操作劳动强度一般,不存在强制性作业体位。但存在夜班作业。

(3)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项目所在园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受周围环境影响小;项目厂房机加设备集中布置,压铸机集中布置,可能存在噪声的叠加影响;夏天露天巡检公辅工程存在夏季高温;维修人员对除尘器等维修可能接触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外委作业人员清掏化粪池可能接触硫化氢、甲烷、氨、有限空间作业危害。

检测结果:

(1)噪声检测:本次噪声现场个体检测设铝合金熔炼工、压铸操作工、生产准备工、熔炼工、压铸操作工(C车间)、生产准备工(C车间)、压铸操作工(D车间)、生产准备工(D车间)、热处理工、叉车(E车间)、叉车工、包装工(F车间)12个检测岗位(24个检测对象),压铸操作工(C车间)、压铸操作工(D车间)2个岗位(8个检测对象)接触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余岗位接触噪声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设59个定点噪声检测点,涉及38个岗位,切边工(C车间)、打磨工1、打磨工2、打磨工3、破碎工、上料巡检工(F车间)5个岗位其噪声接触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余岗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规定。

(2)高温检测:各岗位接触高温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3)手传振动检测:各岗位接触手传振动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4)电焊弧光检测:各岗位接触电焊弧光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5)粉尘、化学毒物检测:各岗位接触粉尘、化学毒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评价结论与建议

结论:项目控制效果评价判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建设项目。

根据对本项目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项目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本项目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基本可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项目在落实了本次评价报告提出的补充措施和建议后,能够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已具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

建议:

  1. 建议企业规范工作班制,使劳动者工作时长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2. 本项目部分作业人员属于外包作业,外包作业人员应该纳入公司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加强外包作业的现场管理。
  3. 企业钝化线钝化剂等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接触危害种类或者接触水平发生改变,应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4. 按照《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AQ 4272-2016)、《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加强镁/铝合金粉尘防爆相关职业安全管理和岗位规范操作等内容。
  5. 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从工程防护上改善F车间(镁粒子车间)的防噪设施,对接害作业人员现场作业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进行加强监管,并纳入相应的考核机制。
  6. 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相关规定对新进或调岗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并对离岗或调离作业人员进行离岗健康检查。
  7. 企业存在多名职业禁忌证,企业在调离原岗位、进行妥善处理后,若存在新进或调岗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8. 车间加强通风要求,保证作业人员的新风量要求。
  9. 本项目打渣操作点、除渣操作点的控制点风速不符合标准规定,企业需定期对除尘、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发现有堵塞、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的,应及时进行清理、设备维修,并做好相关维护保养记录。
  10. 维修区、清泵区增加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加强通风。
  11. 打磨工、破碎工、上料巡检工佩戴耳塞后再叠加耳罩,使降噪效果达到最佳,清泵作业配发防氨气口罩,如B型滤毒棉或滤毒盒的口罩或面罩。
  12. 警示标识应规范设置,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压铸车间、镁合金锭熔炼车间增加“氟及其化合物告知卡”。
  13. 建议建设单位加强开展急性一氧化碳、氨硫化氢中毒的应急救援演练。
  14. 完善酸碱灼伤、低温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应急救援处理措施。
  15. 落实定期开展有高温中暑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的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存档。
  16. 应急救援物资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装备的用途、技术性能及有关使用说明资料,并遵守操作规程;及时对车间内配备的应急救援药箱进行检查,对应急救援药品进行有效性查验,及时补充更换。
  17. 针对维修、清污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严格按照《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进行作业。
  18.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健康监护工作,“两档”管理制度。“两档”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9. 建设单位应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20. 建设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的规定,将此次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向当地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21.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函〔2022〕441号的要求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22. 建设单位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2020〕第5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23. 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只针对目前生产状况,公司今后遇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发生变更,须按时申报;或因技术、工艺或原辅材料发生改变而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进一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3a4dfa95ba0a376289f0a9b8dfbacb3a

 

e91e3502ecdbfcca425e4308cdccd463

a59f67263cf31c1584c2b903150fced3

参与现场调查及检测工作照:

83ee566ddbb4eb24416f9413170ba054

1 现场勘查人员照片

(评价技术人员 孙运侣 左一  证书编号:A01(P)15101598)

2 第一次现场检测人员照片

孟小雷,右2,证书号:川职(检)20210283

黄光耀,右1,证书号:川职(检)20210256

李彬,左1,证书号: 川职(检)20210249

唐隽峰,左2,证书号: A01(J)16101958

737670289be79a3b9a8a05fd194ce128

3 第二次现场检测人员照片

解洪亮,左1,证书号:A01(J)15101403

钟勇,右1,证书号:A01(J)12100058

                 

 

 

 

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电  话:028-86258172/86258173/028-86258174/86258095  传  真:028-86258093/86258552

电话:010-64333009(北京) 028-86258512(成都)   023-63310070(重庆)  传真:010-64331567(北京) 028-86258093(成都)

电子邮件:zhongwangzp@163.com  版权所有 ©www.zhongwang51.com 蜀ICP备17031917号-3

收缩
  • 电话咨询

  • 13981926226
  • 13438092049
  • 15002826330
  • 18980684029